說起皮影戲,也是咱們國家的一項傳統(tǒng)藝術(shù)。中國有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(shù),它的誕生比歐洲要早上一千八百多年,它的出現(xiàn)比真正的電影要早兩千多年,它就是皮影戲。而隔海相望的印尼也有屬于它本國特色的皮影戲,中印兩國的皮影戲又有哪些不同呢?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!!
一、對比中印皮影戲人物形象不同
中國的皮影戲主要分為三大主流:北方皮影、西北皮影和西南皮影。一張牛皮道盡世間忠奸賢惡,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表示。紅色是忠誠、綠色是勇敢、黃色是神靈、白色是奸邪、黑色是無私。
北方皮影外形優(yōu)美,色彩艷麗,視覺效果強烈
西北皮影造型簡明,魁偉壯麗,形象耐看簡練
西南皮影線條簡練,頭大手小,服飾繁瑣精細
中國的皮影戲流傳地域廣,所以它得以吸收不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。使得它變得如此豐富多彩,花色繁多。
印尼皮影戲又被稱之為哇楊戲(Wayang Kulit)深受宗教的影響。印尼皮影用牛皮制成,人物外形可概括為為鼻尖脖長裝飾多,肩寬腰細胳膊長,形象精美繁瑣,異于常人。半邊臉收盡人性善惡美丑,白色表善良、黑色表貪婪、紅色表憤怒、黃色表嫉妒。
二、對比中印皮影戲配樂伴奏不同
中國的皮影戲的唱腔都是根據(jù)各個地方的方言特色,樂曲小調(diào)而有所不同。
胡、鑼、鼓、板、蕭一樣不漏,宮、商、角、微、羽 頓挫起伏。根據(jù)人物情節(jié)的發(fā)展,音符仿佛被賦予生命,或喜或悲,時而歡快,時而緊張,我們的心也跟著它起起伏伏。
印尼的皮影戲它是普遍式配音,并不像中國的皮影戲把它"唱出來"。它所使用樂器與中國大不相同,所以呈現(xiàn)的聽覺效果也是不同的。它的配樂是印尼的傳統(tǒng)音樂加美蘭,敲擊樂器和管弦樂器的相互作用,聲音空靈清脆,悅耳動聽。內(nèi)心感到平靜,聽著皮影人講他們的故事娓娓道來。
兩國配樂雖都不同,但與本國各自皮影戲搭配又相得益彰,各有各的好。有了配樂,才能營造氣氛,沒有配樂的皮影戲是沒有靈魂的。
三、對比中印皮影戲人物故事不同
中國的皮影戲的故事取材大多來自神話小說,民間傳說。例如大家耳熟能詳?shù)摹赌倪隔[海》,《三大打白骨精》,《游西湖》等。
印尼皮影戲受宗教影響頗深,主要選材自神話和史詩,所涉及到的人物眾多,關(guān)系復雜,故事內(nèi)容包含哲學思想以及道德倫理,正直與邪惡,善良與自私,代表作有《羅摩衍那》和《摩訶婆羅多》。日惹是爪哇文化的發(fā)源地,皮影就是起源自一千多年前的日惹和梭羅。皮影戲最初是由皇宮流入民間的,現(xiàn)如今在日惹市區(qū)的蘇丹皇宮旅游景區(qū),只要是印尼傳統(tǒng)節(jié)假日它都會有傳統(tǒng)皮影戲表演,想看的小伙伴們,找準時機,千萬不要錯過這場視聽盛宴~
皮影戲的美,是人民智慧的結(jié)晶,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尼的皮影戲都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,它們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繼續(xù)傳承下去。
掃一掃分享給你的小伙伴吧
相關(guān)文章